市民想获得医疗救助车辆的帮助时,到底应该通过什么渠道,以及何种车辆是合法合规的?这恐怕是很多市民都曾遇到,或说会遇到,也非常迫切希望知道的问题。但是,在百度搜索页面上,市民键入有关信息搜得的绝大多数都是非正规的“医疗救助车辆”信息,而正规合法途经的救助车辆信息却极不容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胡先生:咱们印象里认为120是生命热线,不能随便打,所以我就先网上查一下。我就随便从网页显示的从上往下捋,打了三个。给我报价最低的是550。我需要把病人平躺的抬上楼,就等于需要单架,每一层要加服务费抬上去,最起码1100块钱左右。
记者像胡先生一样,在“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中,输入“120急救收费标准”,发现确实如胡先生所言,页面上出现了不少医疗护送服务中心的广告,记者随机拨打一家名为“北京急速达救护出租中心”的电线是院前服务,而他们是院后服务。
北京急速达救护:我们是专门长途转运的,120是院前,我们是院后。比如病人在家不舒服,打120是直接把您接到医院的,我们是病人在医院里康复出院或者其他情况,把病人送回家的。
另一家名为“九久医疗”的医疗转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是能从事医疗服务的私人企业。
九久医疗:咱们属于私企。救护车是一样的,车内急救设备都一样,就是性质不一样。营业执照里面有医疗服务。
那么,这些医疗转运公司真的如工作人员所说是合法合规经营吗?定价又由谁监管呢?记者首先致电北京市价格认证中心。
北京市价格认证中心:医疗和医药这一块定价的职能都已经拨给卫建委了,就是发改委现在对于医和药没有定价的这个权限了。
记者接着向国家卫健委全国公共卫生公益热线反映情况,工作人员明确说,目前所有私人企业均不具备运营救护车的资质,公众能够最终靠多种方式辨别救护车是否有合法资质。
12320:私家企业的救护车暂时没登记。您除了查询车辆号牌,还能够最终靠车辆外观、行驶证件,车载设备和车库票据等4种方式,辨别这个救护车真伪。
那么,市民在需要正规的非急救服务时,应该怎么办呢?记者拨打120医疗救护电话,工作人员表示本市医疗转运统一由999承担。
记者查询了解到,2020年,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999)宣布全面启动非急救服务,市民可通过拨打010-999号码直接呼叫非急救医疗服务,还能够最终靠“999紧急救援中心”公众号预约相关服务。记者拨通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电线:我们的救护车是直属红十字会。救护车从接到病人开始有一个车费,还有一个转运费,车费3公里之内50,超过3公里之后每公里7块,医生给您做处置就收费,不处置的话就不收费。
市民胡先生也表示,这种价格显然是更加公道的。胡先生很疑惑,为什么自己在网页上搜不出999或120非急救服务的权威信息。
胡先生:999的价格就非常亲民,按道理说有义务进行宣传。那些私营转运说实在的也是一种变相欺骗。我在网页搜120,应该出来的是120的信息,而不是直接显示其他乱七八糟的。
那么,为什么市民在搜索引擎百度上进行搜索时能轻易搜到私人医疗转运公司而不容易搜到999的相关信息呢?记者为此咨询了从事新媒体研究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陈辉。在陈辉看来,这与百度等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有关。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陈辉:网信办曾进驻百度做出详细的调查,并且认定竞价排名影响搜索公正,影响公共利益,要求做整改。但是对照目前百度呈现给大众的网页,我发现他其实没有完全根据相关要求整改。
整改要求有一条是要严格限制商业推广信息的比例,每页不允许超出30%,但是实际上,目前百度每屏大概提供15个搜索出来的结果,其中广告就占5条,那就是说其实已超越30%了。陈辉认为,百度等搜索引擎慢慢的变成了公众日常使用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需要体现出公益属性。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陈辉:其实像百度它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相当于是生活当中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了,但是它现在完全是没有体现出这种公益属性,商业考量压倒公众利益了。即便是这个公立机构没有付费,但是首屏肯定要给人家显示的,但是百度这边绝对没显示,并且还有一些误导性的信息,比如有一些公司他把自己的网页名字就起成“北京120急救服务中心”,其实它跟120没什么关系,这种其实是对消费的人的误导。
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学教师李宝玉也提醒市民,在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时,需要提高防范意识,增强信息辨别能力。
李宝玉:在百度的搜索引擎当中,想要搜索的一些信息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加强信息的辨别能力。一般在搜索信息的网页底下或者网址旁边,它会附着有广告营销或者推广这样的字眼,所以也提醒广大的网民朋友们,在搜索你想要搜索的信息时,一定要多多注意,多多注意辨别信息源自,究竟是网络营销推广、是营销、是广告。